【SJ-WY1】GNSS位移监测站是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技术对目标物体的位移变化进行实时、高精度监测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、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。
一、工作原理
1. 卫星信号接收:GNSS位移监测站的天线接收来自多颗GNSS卫星(如GPS、北斗、GLONASS、Galileo等)发射的信号,这些信号包含了卫星的位置信息和发射时间。
2. 数据解算:监测站的接收机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处理,计算出卫星与监测站之间的距离。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,并利用三角测量原理,确定监测站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。
3. 位移计算:将当前时刻监测点的坐标与初始坐标或前一时刻的坐标进行比较,计算出监测点在水平方向(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)和垂直方向(高程方向)的位移量。
4. 数据传输与分析:监测站将计算得到的位移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(如4G、以太网等)传输到监控中心。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、处理和分析,生成位移变化曲线、报表等,为决策提供依据。
二、系统构成
1. GNSS天线:用于接收卫星信号。
2. 太阳能电池板:为设备提供电源,部分设备也支持市电供电。
3. 主控制机箱:内有主控传输模块,负责数据处理和传输。
4. 安装支架:用于固定设备,确保其稳定运行。
三、应用场景
1. 地质灾害监测
(1)山体滑坡监测:在滑坡体的关键部位安装监测站,实时监测其三维位移变化,提前发现滑坡前兆。
(2)泥石流监测:在泥石流沟谷及其周边区域设置监测站,监测沟谷地形的变化和潜在泥石流源区的位移情况。
(3)地面塌陷监测:在可能出现地面塌陷的区域安装监测站,监测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。
2.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
(1)大坝安全监测:实时监测大坝的位移变化,评估其稳定性。
(2)桥梁健康监测:监测桥梁的形变情况,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。
(3)矿山边坡监测:监测矿山边坡的位移变化,预防边坡坍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