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SJ-GSZ03】排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是现代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设计和应用对于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和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设计规范
1. 监测点位布局
(1)应根据排水管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,合理选择监测点位,确保覆盖关键节点,如排水口、检查井、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和出水口等。
(2)考虑不同区域的污染源分布和排水特点,增加监测点位的密度,以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。
2. 传感器选型
(1)选择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传感器,如pH传感器、溶解氧传感器、化学需氧量(COD)传感器、氨氮传感器、浊度传感器等。
(2)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防水、防爆性能,以适应排水管网的复杂环境。
3. 数据传输与通信
(1)采用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,如4G/5G、NB-IoT、LoRa等,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。
(2)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协议,保障数据的安全性。
4. 系统可靠性与维护
(1)设备应具备低功耗设计,延长电池使用寿命,减少维护频次。
(2)系统应具备故障报警功能,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。

二、系统架构
1. 感知层
(1)负责实时采集排水管网中的水质数据,包括pH值、溶解氧、COD、氨氮、浊度等。
(2)在关键节点安装各类水质传感器,如pH传感器、溶解氧传感器等。
2. 传输层
(1)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快速、稳定地传输至数据管理平台。
(2)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(如4G/5G、NB-IoT、LoRa)和有线通信技术(如光纤、以太网)。
3 .平台层
(1)承担数据接收、存储、处理、分析以及展示等功能。
(2)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清洗、去噪、校准等预处理操作,以及建立数据分析模型。
(3)可视化展示通过地图、图表、曲线等形式,展示排水管网的布局、各监测点位的实时水质数据等。
4. 应用层
面向不同用户群体,提供多样化的应用功能,如实时数据监控、历史数据分析、预警信息推送等。
三、主要应用场景
1 .管网运行监控:实时掌握水质变化,及时发现管道堵塞、破损导致的水质异常,避免污水外溢污染土壤或地表水。
2. 污染源溯源:当监测到某一区域水质超标时,结合多节点数据对比,快速定位工业废水偷排、生活污水混接等污染源。
3 .水环境治理辅助:为污水处理厂进水调控、河道水质保护提供数据支撑,避免高浓度污水冲击污水处理系统,降低治理成本。
移动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