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KM能见度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、长距离的大气光学测量设备,主要用于监测和记录大气中能见度的变化,其核心功能是测量目标物(如远山、建筑物或特定标靶)在空气中的清晰可见距离。
一、工作原理
20KM能见度传感器主要采用前向散射法测量空气总消光系数,进而计算当前能见度。其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,并接收光束在空气中散射后的信号,根据散射光强度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反演出能见度值。
二、技术特点
1. 测量精度高:测量范围为10m-20km,精度在不同范围内有所不同,10m-2km时为±2%,2km-10km时为±5%,大于10km时为±10%。
2. 环境适应性强:仪器外壳为高质量铝材料,阳极氧化后喷漆处理,整机防水、防尘、防碰撞性能优异。光学镜片有自动加热控制模块,可在-40℃-+50℃的环境温度以及0-100%的空气湿度下正常工作。
3. 功能多样:可选配天气现象检测模块,能识别降水、降雪类型,区分毛毛雨、小雨、中雨和大雨等天气现象,还可测量降水的强度。也能识别雾、雨、雪、混合降水、晴等天气现象,识别率高。
4. 低功耗:功耗极低,如12-24V宽压供电,总功率约1W,可使用太阳能板、蓄电池等长期供电。
5. 通信便捷:数字接口使用RS485或RS232,标准MODBUS协议,无需进行协议适配,可输出15s、1min、10min能见度值,无需配置即可直接读取。
三、应用场景
1. 交通领域:安装在高速公路、桥梁等处,实时监测道路能见度,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,保障交通安全,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。
2. 气象监测:作为自动气象站的一部分,为气象预报提供准确的能见度数据,帮助气象部门更精准地预测天气变化。
3. 航海航空:应用于船舶、港口、机场等场所,监测航道、港口以及机场周边的能见度状况,确保航海和航空的安全。
4. 其他领域:还可用于风力发电等场景,为相关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环境数据支持。
四、安装要求
1. 安装位置:应选择在开阔、平坦、无遮挡的地面上,远离建筑物、树木等物体,避免光学干扰,接收器应背对强光源,发射器与接收器宜位于南北方向。
2. 安装高度:一般应大于1.5m且小于3m,若超过3m需进行对应高度的校准。